板纸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板纸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乡村不闻读书声

发布时间:2021-01-25 10:14:03 阅读: 来源:板纸厂家

乡村不闻读书声?

教育部的领导终于承认,实行了十多年的“撤点并校”政策有些欠妥。在日前举行的“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讨暨‘新教育、新农村’项目启动会”上,有专家建议对“撤点并校”政策进行调整。  所谓“撤点并校”政策,简单说就是在一些农村地区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”。具体做法是将很多农村小学关门停课,将学生们集中到附近某个较大的乡镇学校中。始于2001年的这项政策,据说是针对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而采取的。其初始动机可能是为了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足的困难,“集中起来好办学”,靠几所“中心学校”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。  动机好,结果未必好。“撤点并校”的政策实施后,农村小学数量大幅减少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,2000年,我国农村小学数为440284所,而到2010年则只有210894所。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.1%。而随着“撤点并校”的某些后续问题,如校车安全问题、寄宿学生的餐饮安全及营养问题等等,渐渐暴露出来,令人诟病。  除了上述问题,还有什么是值得反思的?“农村小学数量大幅减少”意味着什么?  教育是立国之本,强国之本。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一半以上的国家,农村教育是教育的基石。在孔夫子那个时代,他老人家带着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“上大课”,那是因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,不得不“能者为师”,“集中办学”。此后历朝历代,从朱熹、王阳明到武训、陶行知,在农村里办个学堂是无数人为之努力的梦想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饭都吃不饱的困难时期,许多农村能够想方设法留住一所学校。前些年,全社会集资捐款,提出要在每个乡村中建一所希望小学,目的就是让农村的孩子都有书读,有学上。如今,好不容易把学校建了起来,忽然又都撤了,真不知是什么意思?  我承认,在大一点的学校里,有操场、音乐教室、图书馆,还有电脑,学习条件会好一些。但是,把娃娃们都弄去集中了,一个星期、半个月回不了家,平日乡村里没了读书声,那将是一种什么情形?农村里难道不需要一些文化的气息吗?我想说的是,清晨黄昏伴着炊烟响起的钟声,一间简陋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,一群放学后背着书包在田野里奔跑嬉闹,扑蝴蝶、逮蚂蚱的小学生,一位课余时间能和乡亲们谈古论今,逢年过节能给乡亲们写春联的教书先生,应该是和谐新农村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。如果没有了这些,如果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妇女(男人都外出打工去了),只能听见鸡鸣狗吠,那样的农村恐怕毫无生机和活力。  从长远看,在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和交通安全、寄宿条件、学生餐饮条件等多方面问题得到保障的前提下,一些学校的撤并和集中办学是大势所趋。但即使如此,“撤点并校”也不宜搞一刀切,而要防止工作简单化,避免程序不规范,尤其要防止和避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农村办学的“形象工程”。相反,在许多农村应该考虑让低年级的孩子留在村里读书上学,让那些孩子尽可能多地享受无拘无束的童年欢乐。当然,要做到这一点,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,比如,教育经费直接下拨到小小的乡村,而且把留在农村的教师们的工资涨上去。

天津工作服定做费用

天津休闲衬衫

天津冲锋衣定制价格